2015 年 3 月,媒體研究機構Mediative 於加州聖荷西 SMX West 搜尋行銷大會上,公佈最新的Google視覺熱點研究結果,揭露了當年由Enquiro所發表,過去被視為搜尋引擎用戶行為鐵則的「SERP視覺熱點黃金三角」正在逐漸崩解。這也意味著未來,SEOer們不應再僅以排名上下作為終極目標,而應額外思考,如何在第一頁呈現更加正確、豐富的資訊,以因應2014年以來,搜尋引擎用戶使用習慣的重大改變。
這個自2005年展開的SERP視覺熱點研究,幾經Enquiro合併風波,現在改由Mediative持續進行,屏除了點擊率、顧客滿意度、搜尋時間、關鍵字長度和類別等影響因素,SERP視覺熱點研究,呈現了最純粹的搜尋引擎用戶行為分析,就讓我們回顧2005年~2015年,Google演算法的演變及用戶環境的變化,如何影響用戶的使用習慣︰
2005年 黃金三角的名詞首次出現,左上角的自然排序版位,代表了曝光率及點擊率的保證,所有網站擁有者開始重視搜尋引擎排名的重要性。

圖片來源︰The Evolution of Google's Search Results Pages & Effects on User Behaviour 白皮書
2006年 綜合當時三大搜尋引擎比較,視覺熱點的情形幾乎大同小異,Google的黃金三角較小的原因,可解釋為因其搜尋結果較為精準,故不須檢視到往下資訊的結果。

圖片來源︰www.mediative.com
2007年~2008年 研究報告顯示,搜尋結果中含有圖片將會影響使用者視覺焦點圍繞在圖片周圍,並且圖片區塊會形成一種行為導引,造成圖片下的搜尋結果,意外地吸引用戶的目光。

圖片來源︰www.mediative.com
2010~2011年 首次加入Google Instant的搜尋建議結果,並分由初次使用、及使用7個月的用戶進行測試比對。不過,不論前後何者,黃金三角的情況與未使用Google Instant幾乎相同。

圖片來源︰www.mediative.com
2014~2015 年 Google開始豐富了知識圖譜(蜂鳥演算、Microdata)、本地列表及旋轉木馬等多元化搜尋結果,並擠下了左上角的黃金位置,加上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,行動裝置練就了用戶快速辨識文案的技能,豐富的知識圖譜資訊並未延遲用戶的閱讀速度,反而用戶平均每一次查看SERP的時間,也從2005年的2秒,於2014年大幅縮短為1.17秒,快速、只看重點的瀏覽習慣,把舊有的黃金三角定律,逐漸拉長為垂直線。

圖片來源︰The Evolution of Google's Search Results Pages & Effects on User Behaviour 白皮書
最後的結論,隨著用戶辨識文案的能力越來越強,不相關的網頁標題將會被快速過濾,作為一個企業,你只有1秒多的時間可以抓住用戶的目光。
所以反過來想,SEOer們應重新重視網頁標題的正確性及可讀性,關鍵詞、meta描述及甚至於圖片,都必須以SEO結合行銷話術的角度,來吸引用戶的目光及點擊。
而Google知識圖譜的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,透過正確的知識圖譜及結構化資料的提供,用戶可以更加快速、精準的獲得資訊,對於雜亂冗長、沒有段落及章法的資訊,可容忍度將會直線下降。接下來可以預想的,只有這些符合用戶體驗優化的網站,才可能獲得Google的青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udow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